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報告——康毅進 教授
康毅進,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導,美國西北大學訪問教授、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妥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美國Argonne國家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圍繞新能源體系下的化學過程??狄氵M在Science,Nature Mate...
康毅進,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導,美國西北大學訪問教授、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妥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美國Argonne國家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圍繞新能源體系下的化學過程??狄氵M在Science,Nature Mate...
周昌松,物理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浸會大學非線性研究中心主任,計算及理論研究所副所長。1992年獲南開大學物理學士, 1997年獲南開大學物理博士,1997-2007年在新加坡、 香港、 德國等地從事訪問研究,是...
胡自翔,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本科,浙江大學物理學博士,2009-2012在韓國亞太理論物理研究中心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入職重慶大學。...
According to general relativity, the remnant of a binary black hole merger should be a perturbed Kerr black hole. Perturbed Kerr black holes emit "ringdown" radiation which is well described...
孫傳旺,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伴L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廈門信息產業與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際權威期刊Energy Economics副主編,廈門大學金融文化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美國...
雷磊,湖南衡陽人。南京大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學術兼職有國家一級學會中國韻文學會常務副會長(法人代表),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籌)副會長,湖南省屈原學會副會長等。湖南...
李金玲,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麻磊,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黨的建設歷程及基本經驗研究;馬雪梅,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黨的歷史與理論研究...
張和清,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MSW)和哲學博士(PHD),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社會工作教育(MSW)中心主任,民政部“全國城鄉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社會工作教...
鄧鎖,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貧困與社會政策,兒童福利,社會服務管理,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多篇相關學術論文,主持開展多項相關研究課題。目前兼任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
陳文江,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9年就讀于蘭州大學哲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社會道德、社會問題與社會治理、現代化與西部社會發展、社區發展與反貧困、養老服務等。發表論文5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3本。代表...
王鵬,紀錄片導演,紀錄電影《新無人區》獲國際十大電影紀錄片節;新加坡電影節、西班牙巴塞羅拉紀錄片節最佳紀錄片入圍;加州國際電影節等最佳紀錄片;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連續4年優秀紀錄片。...
錢郁,寶雞文理學院物理與光電技術學院院長,陜西省特支計劃區域發展人才,寶雞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物理學國家級一流專業負責人。2010年博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2015年晉升教授。...
衛小將,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建設》副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社會政策,著有《本土化與土生化: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檢視與重構》《作為社會治理術的社會工作》等。...
Professor Joseph Holden is a Cambridge University graduate and holds a PhD from Durham University, UK. He is a Fellow of the UK’s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and Fellow of the UK’s Royal Meteorologic...
郝潤華,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古代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在《文獻》《光明日報》《國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出版有《<錢注杜詩>與詩史互證方法》《李夢陽生平與作...
丁建定,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華中科技大學養老服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學研究基地主任,全國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社會學類專...
林生,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F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優青,北京市杰青,北京市優秀人才,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青年創新人才、北京協和醫學院“協和新星”,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領軍人...
郭懷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拓撲絕緣體和強關聯電子系統的理論研究工作,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B, Phys. Rev. A雜志上發表論文37篇,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曾獲得霍英東基金會青年...
姚進忠,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集美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建省高層次C類人才,集美大學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廈門市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主要從事社會工作與...
苗運法,男,1978年生于江蘇,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沙漠與沙漠化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和西部之光A類青年學者,甘肅省領軍人才,國家重...
賈艷麗,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會計系管理學學士(2007.07)、香港城市大學信息系統系研究型碩士(2010.07)、香港中文大學營銷學博士(2015.07)。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其中,以...
陳衛紅,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環境污染物致心肺健康損害機制與防控策略。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湖北省公共衛生領軍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兼中國職業衛生標準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預防醫學會...
劉偉,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中外政治制度專業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地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孫哲,杭州師范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浙江大學物理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訪問學者。...
趙文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現任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二級教授、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水文及水土資源研究室主任,兼任寧夏大學特聘教授、寧夏大學西北土地退化和生態恢復...
肖文交,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地質學會會士,德國萊布尼茲科學協會會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深地專項項目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參與國家基金委基礎科學研...
侯利文,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上海市浦江人才,社會工作系黨支部書記,美國休斯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生院訪問學者(2015-2016年),兼任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社會工作理論工作委員會青年理事,上海市社會...
方寧,廈門大學祥華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人才。1994-1998年,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本科;1999-2006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博士;2006-2008年,美國能源部埃姆斯國家實驗室,博士后 (合作導師:Edward S. Yeung教...
孫然好,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青年拔尖人才、中國生態學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生態學學會青年科技獎等。...
王佳,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副院長,地理信息系統學科負責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負責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焦若水,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民族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基地蘭州大學中國民族地區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殿偉,男,1977年生,研究員,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非常規油氣與新能源研究所所長。1999年獲蘭州大學地質學學士學位;2005年中科院蘭州地質研究所獲地球化學博士學位。...
王虎學,哲學博士,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所長,中央黨校創新工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研究”項目首席專家。...
趙學清,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字學會理事、陜西省語言學學會副會長、陜西省漢語國際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漢語國際教育等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完成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
本村昌文,博士,日本岡山大學研究生院教授、文學院院長助理。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日本思想史研究,代表著作有《延續至今的江戶思想——17世紀的佛教批判與生死觀》《老年——人文學?護理現場?老年學》,代表論文有《〈徒然...
劉渝城教授,2020年博士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一直從事大尺寸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單晶生長及其光電性能研究,先后發展了鈣鈦礦單晶生長理論,構建了大尺寸、高質量鈣鈦礦單晶的生長策略,研發了高性能單晶鈣鈦礦光電器件制備的有效...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宗教學會理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比較...
劉震,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主張《易》學為中國文明的起源,以儒道并舉的視野審視《周易》早期文本,以出土文獻與傳世文本互證來還原《易》學...
伍永秋,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導。1986、1992、1995年在北京大學地理系(城市與環境學系)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4年3-12月美國UC Santa Barbara訪問學者。主要進行環境演變、水土保持和荒漠化...
范驍輝,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博導,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主任,兼任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美國FDA客座教授、悉尼大學榮譽研究員、阿里巴巴-浙江大學智能藥學聯合實驗室主任等。 主要從事...
董治寶,男,1966年6月出生,陜西橫山縣人,陜西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我國風成過程研究學術帶頭人,已發表論文700余篇,其中SCI收錄241篇,EI收錄103篇;出版專著7部、參編專著7部,論著被他引8749次(包括Nature, Reports on Progress i...
曾攀,文學博士,現任《南方文壇》雜志副主編,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中國小說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國內重要報刊發表文章百余篇,多有被《人大復印資料》《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出版著作《跨文化視野下的晚...
邵帥,華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博導,商學院副院長,能源經濟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連續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
嚴運安,魯東大學教授。2002年于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2-2012年,先后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德國羅斯托克大學和日本九州大學進行博士后和訪問學者研究,2012...
馬鳳芝,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經濟學碩士,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工作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社會福利)。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社會工作碩士教育中心主任,全國社會工作碩士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
李高軍,男,1983年生,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曾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劉東生青年地球科學家獎、侯德封青年地球科學家獎。...
張明明,東北師范大學教授(破格晉升)。主要研究方向為湖泊、濕地演化及其驅動機制、全新世季風氣候重建與強迫分析,火山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等。...
任敏,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博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015-2018)。主要研究領域為技術社會學、社會工作教育、未成年人保護、家庭社會工作、“五社聯動”與基層治理。...
李正強,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博導、百人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環境保護衛星遙感重點實驗室主任。2004年獲光學博士學位,2004-2009年在法國里爾大學工作,2009年到中科院工作。...